1224关于DFS和BFS的总结
BFSBFS指的是宽度优先遍历
利用队列实现,从源节点开始依次按照宽度进队列,然后弹出
每弹出一个点,把该节点所有没有进过队列的邻接点放入队列
直到队列变空
举一个例子,以二叉树的层序遍历为例,先将头节点放入队列中,然后弹出,弹出时将左右节点依次放入队列中,重复以上操作。若需要按照层序划分,可以维护一个当前层级的变量curLevel:在下一层的层级为curLevel+1,当队列弹出的节点出现新的层级时说明进入新的一层,而此时整个队列包含的元素均为同一层的节点。
12Input: root = [3,9,20,null,null,15,7]Output: [[3],[9,20],[15,7]]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vector<vector<int> > levelOrderBottom(TreeNode *root){ vector<vector<int> > res; if (root == nullptr) re ...
1215年终总结-今年的成长与内耗
今天是2022年的12月15号,星期四,距离今年的正式结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我想趁着最近比较闲的时间好好记录一下我今年的成长与挫折。
那年今日今年是波折起伏的一年,我在年初由武汉南下深圳,在年底时又由深圳来到美国。今年又完整体会了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打工人的身份转变。
年初的时候,我拿到了深圳科创学院的冬令营营员资格,同时我因为种种原因,希望把毕设迁到科创学院来做,这样这个大四下就可以离开团队,到达一个新的环境。现在想来,当时的动机一是寻求新的突破,比如参与自动驾驶相关的项目,探索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二是试图让自己距离创业更进一步,挑战自己的潜力,三是换一个新的环境,不让自己过于心累。在深圳的日子,我依旧很迷茫,但是我很感谢那时的好友辛昱呈,我记得我们聊天至深夜很多次,破解了我的很多困惑。我觉得我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重视方向的重要性,有点一蹴而就的奢望,没法静下心来,同时自己过于封闭自我。事实上封闭自我是我从21年年底就开始的,现在的我已经难以想象当时的心境,只觉得痛苦。冬令营过程中,我还是保持着之前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发言讨论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观点,做事的时候比较畏畏缩缩。总之,深谋 ...
1119生活工作平衡
今天下午的时候和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主要是分享一下近况。我说了一下最近在美国读书课程不多,空闲时间比较多,而找工作不是很顺利的情况。
我爸跟我分析了一下我目前的情况,给了我一些建议,我觉得很有道理,值得分享一下。
首先,找工作或者实习这件事情吧,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种长期的动态调整的工作。需要调整的包括我的简历、经历、状态、口语能力等等,这就有点像我在申请研究生时候提到的常态化申请一样。要把这件事情放到一个长期的目标上去看待,而不是一个确定日期的考试。目前对我来说,在准备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自我成长的部分,包括刷刷算法题,学学数据结构以及看看相关的技术类书籍。
除此以外,我自己还有一个反思,那就是一定要给自己阶段性的成长做一个记录,比如我学完了一本书或者刷了一些题目,都值得记录下来,以此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自我激励。如果长时间看不到自我激励是很容易心态崩溃的。
然后关于除了学习和工作以外的时间,我爸给了我一个建议,那就是找更多的同学了解美国各个地区、各所大学的区别和关联,去了解当地的民风,去熟悉各地的特色,以后如果别人问起来,我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和分析。我承认这是我之前没有设 ...
1030阅读Peter博客有感
今天早上起来,我在网上搜索时偶然看见了一个博客,这个博主是83年生人,过去为全职程序员,现在是在线课程的老师,自己有创业公司。博主对个人成长、技术发展和社会商业等等话题都有涉及。我看完之后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一位叛逆张扬的人,因此想借此机会记录下来我的收获。
第一个重大收获:在行业内找到自己的偶像(参考http://happypeter.github.io/happycasts-meetup.html、http://happypeter.github.io/role-model.html)
博主提到对于一个人职业规划很有帮助的是在本行业内找到一个偶像级人物,他需要对世界做出很大贡献、对日常工作有指导意义以及成名就在最近几年。如果在业务领域内找不到偶像,建议立马辞职转行,因为一个行业在刚刚兴起的时候一定是有偶像的。
作者就提到自己的一些偶像,在刚成为程序员的时候他的偶像是自由软件领域的大牛Richard Stallman,他认为自由软件提倡的博爱共享精神令他非常震惊。在工作时,他的偶像是Linus Torvalds,Linus曾说过Linux的成功在于每个人是自私的,而在公开透明的规则下 ...
1014创业终局
终于,在10月中旬的时候,我们椅子组的创业之路走向了终局。
我觉得弯弯绕绕,今天好像正好是我加入椅子组7个月的时间,感觉自己亲手打造了什么,然后又亲手毁掉了。
聚起来的时候人声鼎沸,敢教日月换新天;人散离场的时候一地鸡毛,不堪回首月明中。
想写几点总结献给过往的朋友们和正在创业的兄弟们
时刻重视对表
所谓对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指的是实际意义上的表格,比如团队经费管理账单、外出调研信息汇总以及产品研发手册等等。这些表一定要常对常新,不能拖延,否则雪球越滚越大,后期难以解决或者历史信息丢失无法找回。第二层指的是心理层面的钟表。我发现每一位最终进入我们组的同学之间都有时差,比如我和上一位相差两个月,下一位和我也相差两个月。主要心理层面上的差距体现在对产品的认知,对自身的定位,对他人的认知等等。实话说看着新人进来重复着过去的工作或者低效的沟通,这样的体验感是非常不好的。因此心理层面上要尽快对表,大家迅速拉近认知,这样才能有效沟通合作。
保持坦诚沟通
我的MBTI人格是ISFJ(守卫者),相比于其他很多人(ENFJ)会更内向一些,因此我的观点表达存在很明显的滞后性以至于对外感觉没有观点或 ...
0924创业执念
我觉得那句话说得真好,创过业的人是无法再忍受办公室的生活,我深有感触。
但是现在看来,有些东西经历得太早也未必时间好事情。
我觉得出于以下几点“我认为的事实”,我现在最好的道路是找个班上:
基于上次创业经历,我还没有组建出合适的团队
从过往的过程来看,我空想的阶段会占据我太多时间,缺少市场上直观的感受
没有正规公司的经历缺乏管理的手段和目标
自己对于自己的技术不够自信,缺少技术广度
所以说,我每天都要不停提醒自己把心放平,告诉自己不要老想着创业的事情。学会珍惜这普通惬意的生活。安安心心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子。
希望自己不要被自己的内心折磨太久,得过且过,学会放掉过去,接受新的变化。
0910战略
本期主要是对自己过去战略的总结和对未来的一个展望。
说起来很神奇,我现在回看我过去一年的经历,我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想清楚了我未来应该干什么,并且我生成了一个想法“行业>职业>学业”;而之后,我又用了半年的时间想清楚了,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和我做的事情以及未来因此成功的事情不一定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我还是觉得“行业>职业>学业”,但是我会觉得很多地方可以更加flexible一点,比如用来学习、用来发现以及用来成长等等,不一定要一下子或者一口气选择一个正确的道路或者方向。我觉得很多东西可以变,很多东西需要一步步适应。
从我过往的经历,我会觉得这几年每一段经历都没有白过,我觉得我的人生还是挺丰富的。
而我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结点,在我面前有几个重要的选择关口。我在想,我是应该以公司名气优先还是以行业优先呢?具体而言就是选择大公司或者专注智能硬件公司?
比如,现在我想进一个物联网公司,但是物联网公司的巨头肯定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巨头名气来得大。我是否会因此失去进入互联网巨头的机会呢?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真正想进的是一种高效协作、成熟管理的公司,因为我非常需要学习其中的管理规章制 ...
0907人生的意义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那意义是什么呢?平平凡凡、安安稳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是意义吗?
我今天和家里视频了一下,母亲问我有没有和导师联系,我其实那一瞬间就崩溃了。
我也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有没有做错选择。仅仅为了这个学历吃这么多苦,真的值得吗?
我一向是非常清高的,而我走了一条被很多人看轻的路,我觉得我内心很难接受。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很重。我在这世上存在的重量犹如纸片一样轻。
所以,在今晚,我很郑重地提醒自己,做事不要着急,不要想着跨过一大步,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要把心态放平,要学会放松,要和他人述说,要理性,要懂得谦逊
也许经历了这些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吧
0907人生是个谜
今天是我的22岁生日,祝我生日快乐!
现在我在美国租的房子里,静静地写着日记,想着这几年的经历和这几年的遭遇。
我现在会慢慢觉得,自己应该意识到“人生是个谜”的真谛,具体表现在,很多我刻意去做的事情,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就拿我想创业来说,也许真正体验了创业半年的感受之后,我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真的急不得,应该有一种细水长流和蓄势待发的心态。
而我也一晃很久没有接触AI相关的工作了,我现在又要开始刷题做一些代码方面的积累。真的是难以想象呢。
在这段日子里,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心态太过着急了,而且目标感太强,这样也容易让我失去很多东西。现在我觉得,与其追求一个并不一定真实的结果,不如把过程做好,提升自己,打磨经历,这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
沉迷于幻想的结果就是被幻想所裹挟。
所以说,拥抱变化吧,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不要纠结于什么学历、阶层、技术、人脉,把握机会,做好自己的生活把控。这就是健康乐观的心态。
0821创业半年收获
从2月4号来到深圳,到今天8月21号已经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这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间了,遇到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在今天我想抽时间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对未来的我有一些帮助吧。
首先谈几个词吧,兴趣爱好、技术热点、用户痛点、商业模式、合作伙伴、人品性格。这几个词基本上贯穿了我这半年思考的内容,很明显我还处在创业的早期阶段,让我来一一解读一下。首先,我在考虑的是创业到底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比如我对于操作系统的热爱),还是从技术热点出发(比如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还是从用户痛点出发(比如关注久坐人群的腰痛问题)。我越来越觉得能把这三件事情融合为一件事情是多么得困难,亦或是多么得伟大。当然,我觉得经历了半年的探索,我唯一不变的思路是,探寻我到底要做什么,我能坚持多久,我有多大胜算。目前来说,我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觉得应该换一种思路,那就是去尝试。比如关注一些和我有相同兴趣爱好的UP主,去尝试复刻他们的项目,从中学习新的知识以及锻炼自己的手感。或者说干脆点学习一些网络上的公开课程。记住,记住,记住,你不要急着成功,欲速则不达。在这半年里,急于成功的我更多得是感受到技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