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2025要更优秀吗?
一开始想到这个题目,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貌似变不变优秀已经成为一件需要我认真考虑的问题了。不过坦言讲,这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前两天看22年我在深圳科创学院时的日记,发现在我创业艰难、未来方向不明确时,我很清醒地指出,自己应该先找到“成人”的路子,再考虑“成事”的方法。
首先需要思考的一点是,我现阶段的战略到底是要做更好的人还是成就更大的事业。我想在之前一年的探索中,我的战略目标始终都是成就更大的事业,所以我暂时停止了对自己技术、管理、性格甚至是身体方面的提升,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找到一条合适的未来人生道路。但是很可惜,我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道路,一年的努力没有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
……
因此,这一年的探索给我带来的启示有:不用过于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要从机遇的角度看问题,让机遇和兴趣匹配,而不是市场和兴趣匹配。刚切入的市场并不一定是最终的市场,而且即使选中了一个好的赛道,没钱没人也没有什么用。所谓机遇就是能让自己成长和壮大的事情,比如市场调研、用户调研、供应链管理和众筹的过程等等。同时也不必要急着成功,多一些耐心。在为人处事方面多做一些妥协,融入集体。找到合适的团队一起做事情,而不要自己闭门思考。关注自己在理性和感性方面的并行成长,多完成一些文字性的总结。
需要承认的是,创业很难,而我目前要成为一个敢打敢拼的人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我对这一年探索的最终评价。
所以从22年8月份开始,我就渐渐地把自己的节奏降下来了了,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理成长,包括待人接物、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接受平凡普通的人生等等。后来我又去了美国,了解到了平等、热情、独立等等品格。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在这两年多里,我关注的事情从创业、商业、科技偏离出来,转向文学、两性亲密关系、娱乐。我很感谢在这段时间遇到的女朋友、好朋友和各位B站UP主(四叔、Loriii),可以说我这两年的人格完善是有很大变化的。主要体现在
- 不再随意傲慢(虽然仍待改善),对人宽容
- 愿意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不会犹犹豫豫
- 做事冷静有规划,不急功近利
- 坦诚沟通,主动分享表达自己想法
只不过,我感觉在带来上述这些良性的变化后,我还伴随产生了一些恶性的变化。比如说
- 心态比较佛系,尤其是回国之后,有家里的经济支柱,我也没什么经济压力
- 做事情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别人合作略有困难
- 在自己本身技术、能力不达标的情况下,没有勤奋努力工作,主动提升专业技能
- 对曾经的兴趣,包括经济、商业、科技等等的兴趣下降至几乎没有
关于上述的第四点,我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看「李自然说」「课代表立正」,甚至包括「小Lin说」以及一系列讲财经的UP主。感觉自己距离曾经的圈子远了很多。上次和对象聊起商业的话题,我简单讲了讲互联网大厂之间竞争市场的故事,当时觉得自己讲得挺好,并且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挺大,但是转念一想,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看的,随着自己的记忆逐渐淡化,终将遗忘。
关于上述的第三点,虽然我现在在做非常前沿的AI Agent相关的研发工作,但是我平时也不怎么主动去学习最新的知识,还是等着同事或者主管吸收后来教导我。
总之,感觉现在的路子已经有一定的阻碍了,需要一定的清障。
前两天随手翻了一本我的+3主管推荐的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想,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我希望2025年,能瞄准这几个习惯进行学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持积极努力的心态!
同时2025年,要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首先尽量把自己关注的内容,多向自己本职工作方向靠拢。平时下班之后,还可以听一些大佬的讲座,也可以当作大脑放松的一种方式。另外,也要注意掌握一手资料和注重个人总结。之前看了很多知识区视频,学到了很多,但是很多资料都是别人吸收过再展示出来的,没有自己去寻找一手资料并掌握,这样学到的知识并不保真,也不完全属于自己。所以之后尽量要找一手资料,或者尽可能多了解一些真实的细节。
最后谈谈为什么我觉得我需要改变。我想给一个很简单的想法,那就是活得自在一些,活成理想的样子吧。仔细想想,我现阶段好像对钱、晋升都没什么太大的期待,我现在期待的是,掌握一套“新人入职2年成长攻略”,”大厂管人管事政策方案“,”AI Agent发展前景道路“,”高效能人士工作&生活“等等话题。
这些东西其实都只有做了才知道,我希望2025在个人成长和职业成长上面都能有一些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