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从深圳回杭州
现在想来,过多的焦虑还是来自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畏惧。相比于具体做出什么,我现在觉得找到模式闭环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所谓模式闭环,就是要看现在的这种“智能硬件”创业道路是否适合我,至于我在其中做的是椅子还是桌子还是烧烤架什么的关系倒不是很大。当然,说到底我还是从内心开始延缓自己对于“成功”期限的设定,我觉得年轻应该多积累,而不是在还不确定方向、特长、能力边界、与世界沟通方式的基础上,过于苛求自己的产出。这难免太为难我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机会是等出来的还是主动争取的。所谓机会,从我离开学校、离开团队后仿佛就少得可怜,我之前适应这样的日子也花了一些时间。因此不管是等机会还是找机会,前提都是机会是非常稀缺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等机会显得比较被动,找机会更为主动。之前我一直倾向于找机会,而我现在觉得,我还是要客观地看待机会存在的稀缺性以及自己对于机会的重要性认识。一方面,不是所有机会都适合我来做;另一方面,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也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如果一直想着抓机会、找机会却没有足够的沉淀,那等机会来了又很有可能痛失良机。与其这样,真的不如把手头的事情踏实做好,锻炼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自己和世界的平衡,这非常有利于未来的事业。
我现在在想,对于一个人在世界上的事业,除了“做什么”以外,还有“怎么做”和“为什么做”,这其中就涉及到我对于能力的建设、对于人脉的管理、对于资源的利用,以及自己在思考商业模式、产品定义时的综合考量。这些都是要锻炼的,都是我目前能力还不足以具备的。
总之,试着成长吧,别天天把成功挂在嘴边上,要把眼光放长远,要加油!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